胎儿心脏超声:做到这两点提高检出率

2016-06-24 07: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LandJ
字体大小
- | +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作为产前胎儿筛查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尽管对检查医师进行了充分的教学与培训,也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也制定了最新的指南,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仍然很低。如何才能提高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来自美国洛杉矶的 Sklansky 博士等在 2016 年第 4 期的 J Ultrasound Med 杂志上发表社论,对该现象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作者指出,在过去 30 年里,胎儿心脏筛查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相关指南得以修订,筛查方法得以改进,检出率得以一步步改善。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增加心室流出道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的探查,可以清晰显示心脏与大血管的连接及大血管间的位置关系,极大提高了检出率。此外,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超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出率,但前者在低风险孕妇中的应用上存在分歧,后者受影响因素较多,尚需进一步研究。

尽管胎儿心脏筛查与过去相比有显著改善,但漏诊现象依然持续存在,检出率难以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对图像质量没有统一要求。以往,指南对图像质量的重要性及获取方法重视不够。作者指出,获取高质量的图像除了要对仪器进行适当调节外,更重要的是调整胎儿及超声探头的位置,同时探头应适当加压。另外,声束方向也很重要。比如,测量心室流入道时,应使声束尽可能平行于室间隔,而测量室间隔及心室流出道时,声束则应垂直于室间隔。倘若胎儿位置不佳,可嘱孕妇下床来回走动后检查,通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图像质量不达标是导致漏诊的主要原因。

其次,临床经验匮乏。一个从未见过大动脉转位的超声医生初遇此病例,通常都会漏诊。因此,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不仅需要熟悉正常心脏的超声图像,还要掌握先心病的主要超声表现,这些可以从书本及文章中获得。此外,光靠静态图像是不够的,还应通过动态图像来学习,而这些可以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获得,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及多媒体教学获得。

关于图像的显示方式,有些人,如 DeVore 医生,建议对图像进行垂直/水平翻转,而有些人(如 Sklansky 医生)则建议保持胎儿在母体内的相对位置不变。这两种方法其实都可以,图像如何显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优化调节提高图像质量。

最后作者建议,指南中应当强调获取高质量图像的标准,同时,培训中应加入更多关于心脏病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作者希望,通过以上努力,争取到 2025 年,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超过 90%。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高瑞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