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宫术是治疗妊娠早期流产最常用的手段,但近年来药物流产也在不断规范,其应用也日益增加。然而,若药物流产无效,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持续性出血。超声检查作为评估早期妊娠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方式,但妊娠早期药物流产效果的评估中仍缺乏有效的超声参数。来自加拿大的 Lavecchia 学者等对妊娠早期流产患者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哪些超声参数可预测药物流产的效果,其成果发表在 2016 年第 8 期的 J Ultrasound Med 杂志上。
研究共纳入了 227 例因妊娠早期流产而进行药物流产治疗的病例。药物流产前,常规测量孕囊大小参数,包括横径、长径、前后径(均为每个切面的最大值,且排除内膜厚度,图 1),并计算孕囊容积。治疗不良结局定义为患者需要进行宫腔刮除术或再次急诊入院。
图 1 经阴道超声测量孕囊径线: 图 A 的径线 A 为孕囊横径,径线 B 为子宫前后径;图 B 的径线 A 为子宫长径,径线 B 为子宫前后径
研究显示,入选患者年龄大部分> 25 岁,之前未有过流产史,平均孕周在 10 周以上,大部分患者为胚胎停止发育或无胚妊娠,少部分为不完全性流产。经药物流产治疗后,最终共有 45 例需行宫腔刮除术,68 例再次急诊入院,其发病率分别为 20% 和 30%。
作者发现,孕囊前后径是患者药物流产后需行刮除术或再次急诊入院的危险指标,其阈值为 15 mm,而其他指标包括孕囊容积等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指出,在美国,妊娠早期药物流产批准使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以及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其成功率较高,而在加拿大,批准使用的药物只有米索前列醇,因此其治疗无效率较高,这也是该研究中患者药物流产无效率较高的原因。
另外,作者指出其他研究采纳分析的内膜厚度或头臀径等参数,由于未得出统计学结果,因此作者在该研究中未纳入分析。
作者最后指出,对于孕囊前后径> 15 mm 的患者,由于药物流产无效率较高,因此这部分患者最好从一开始即接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