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语缩写 AIDS 的音译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 病毒)引起。目前全世界有 13 万人感染 HIV 病毒,HIV 病毒的传染途径分为性传播、注射传播、母婴传播和其他。每 6~10 个月,HIV 感染者的数量增加一倍,新增感染者中 94.3% 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其中 24% 左右是同性传播。
HIV 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 10 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病毒的发病机理是什么?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在临床中会经历哪些阶段?在发病前期的浅表超声有哪些表现?发病期浅表超声又有哪些表现?
2016 年 5 月 21 日,在《浅表器官超声诊疗及新进展》学习班上,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特检科主任黄斌,和大家一起分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伴随浅表病变的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