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是乳腺检查的重要手段,有时可发现临床上无法触及且钼靶也未能显示的结节,即隐匿性乳腺结节。在这些乳腺结节中,有些结节虽然超声上存在可疑恶性征象,但穿刺病理结果却显示为良性。由于存在穿刺结果的假阴性可能,临床上对这类结节如何处置仍存在争议。来自韩国的 Moon 等人对这类隐匿性乳腺结节进行研究,其结果发表在 2016 年第 11 期的 J Ultrasound Med 杂志上。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近 5 年间超声检查 BI-RADS 4 类以上、经穿刺病理证实为良性而临床上触摸不到以及钼靶检查阴性的 73 个病例共 78 个乳腺隐匿性结节。临床上触摸不到的结节定义为乳腺触诊在相应部位无明显的结节感或乳头无明显改变。钼靶检查阴性定义为从下诊断起 6 个月内钼靶检查未见异常。
78 个结节中,69 个经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性乳头状瘤(平均大小 9 mm), 9 个为不典型乳头状瘤(平均大小 10 mm)。有 73 个结节的穿刺结果与 BI-RADS 分类一致,即分类为 4a 级而穿刺结果为良性,其余 5 个结节与 BI-RADS 分类不一致,即分类为 4a 级以上但穿刺结果为良性 。
在随后的临床治疗中,53 个结节行传统外科手术切除,12 个结节行真空辅助下旋转切除术,13 个结节行 2 年以上超声随访未发现异常变化,最终视为良性病变(图 1 和图 2)。
图 1 一 40 岁女性无症状性乳腺良性结节:超声检查示左乳结节大小 0.7 cm,边缘略成角,呈等回声(箭头);BI-RADS 分级为 4a 类,经穿刺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钼靶检查提示为致密型乳腺,未见异常
图 2 一 45 岁女性因右乳疼痛就诊,超声发现左乳一 0.7 cm 结节,边界清晰,呈复杂囊性病灶,BI-RADS 分级为 4a 类;钼靶检查提示致密型乳腺;超声随访 27 个月后病灶增大至 1.3 cm(箭头所示),遂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不典型乳头状瘤
根据最终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共发现有 6 个良性乳头状瘤升级为不典型乳头状瘤,2 个不典型乳头状瘤升级为导管内原位癌,这其中有 7 个术前超声 BI-RADS 分类与穿刺病理结果一致,1 个 BI-RADS 分类与穿刺病理结果不一致。统计学分析后,患者年龄、结节大小、结节与乳头距离、病灶是否多发等指标在结节分级升级组与稳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指出,该研究发现只有 2 例不典型乳腺结节升级为恶性结节,表明这类结节的恶性率较低(2/78)。因此,对于穿刺病理证实良性的乳腺隐匿性结节,可选择进行影像学随访或进行真空辅助下旋切术,而不一定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