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福利:肺脏超声的各种术语和用途

2019-04-17 09:21 来源:丁香园 作者:网上的一朵云
字体大小
- | +

由于正常肺内含有气体,极大限制了超声的应用。然而,利用超声扫查胸部时所出现的一些常见伪像,可协助识别肺部的一些病理变化。另外,超声设备便于携带,可在患者床边进行,可弥补其他影像方法的不足。

墨西哥的 Ñamendys Silva 等人就肺部超声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文章发表于 2018 年第 4 期的 Ultrasound Q 杂志上(PMID:29683962)。

肺部超声基础

肺脏超声检查推荐采用具有较大穿透力的 1-3.5 MHz 的低频探头。胸前区正常超声所见及示意图如图 1 所示,纵行扫查肋弓时可显示所谓的「蝙蝠征」(图 2)。

无标题.jpg
图 1 胸前区正常超声图像(A)和解剖示意图(B)。1 为皮肤,2 为皮下组织,3 为胸肌,4 为肋间肌,5 为胸膜线,6 为肋弓横切面,7 为肺实质

无标题.jpg
图 2 「蝙蝠征」。其中,蝙蝠翅膀为上下 2 根肋骨的横切面及其声影,蝙蝠体为肺实质

肺部超声常见术语

肺脏超声检查时常见的术语包括 A 线、C 线、B 线、Z 线、E 线、胸膜线、胸膜滑动征等。

胸膜线:位于 2 根相邻肋骨之后的 5 mm 位置,厚约 2 mm,正常情况下可随呼吸运动而上下活动(胸膜滑动征)。

A 线:为水平伪像,指平行于胸膜线的多个短线状强回声,是声波在胸膜处发生的混响效应,其间距相等(图 3)。

无标题.jpg
图 3 A 线("A" Line)是指胸膜线(Pleural Line)强回声之后出现的伪像,其间距相等(红色箭头示)

C 线:为水平伪像,与 A 线相似,但间距不等,表示肺实变。

B 线:垂直于胸膜线并指向肺实质的三角形伪像,其纵深可长达 17 cm,并可与胸膜同步滑动(图 4)。若出现 3 条以上的 B 线且彼此间距< 7 mm 时,表示间质性水肿,若间距<3 mm 时,称为彗尾征(图 5),系由间质性水肿所引起的混响伪像。

无标题.jpg
图 4 显示 B 线(黄色箭头示)

无标题.jpg
图 5 示 3 条以上的 B 线(蓝色箭头),即彗尾征

E 线:见于胸部皮下气肿。与 B 线类似,与胸膜线垂直,但 E 线起点位于胸膜线以上的胸壁皮下,表现为略高回声的束状伪像(图 6)。

无标题.jpg
图 6 黄色圆圈内的纵行伪像即为 E 线

Z 线:与 B 线相类似,起自于胸膜线并与之垂直,但深度仅 2~5 cm,不与胸膜同步运动,无显著临床意义,偶可见于气胸(图 7)。

无标题.jpg
图 7 箭头示 Z 线,源于并垂直于胸膜线,但长度较短,并不贯穿整个屏幕

气胸

气胸在二维超声上表现为胸膜滑动征及 B 线消失,胸膜线变为带状低回声,混响伪像增多。

在 M 型超声上,正常的胸膜滑动征表现为「沙滩征」,气胸时则变为「条码征」(图 8),但以「肺点征」对气胸的特异性最大,可达 100%。所谓「肺点征」是指「沙滩征」与「条码征」相互过渡的区域(图 9)。

无标题.jpg
图 8 为 M 型超声所显示的「条码征」,这是气胸的特征性表现

无标题.jpg
图 9 显示气胸时的「肺点征」。A 框为「条码征」,B 框为「沙滩征」,二者之间的过渡点即为「肺点」(蓝箭头)

肺泡-间质综合征

本病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肺水肿等多种病变过程,超声上表现为慧尾征,其中的 B 线的多少与受累的肺泡-间质数量有关(图 10)。

无标题.jpg
图 10 黄箭头显示肺实变,其右侧的多个 B 线即代表肺泡-间质综合征

肺实变

肺炎、肺不张、肺肿瘤等均可出现肺实变,超声可表现为实质性回声区,貌似肝脏组织,如能显示到膈肌,则易与肝脾相区别(图 11)。

无标题.jpg
图 11 示实变的肺组织、胸腔积液和 C 线,其病因可见于肺炎或肺不张

胸腔积液

为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的无回声暗区,合并压缩性肺不张时,可出现「海蜇征」或「舌头征」(图 12)。

无标题.jpg
图 12 示胸腔积液合并肺不张,肺实质呈海蜇状或舌头状(红线包络区域)

在呼吸机使用上的作用

超声设备可置于重症患者床前,用以发现胸腔积液及肺实变等病理变化,实时评价患者心功能,了解呼吸过程中膈肌厚度变化情况等,可协助指导呼吸机使用及其撤机等。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德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